
李光耀还要上阵大选
作者:中国报 面对反对党虎视耽耽,新加坡内阁资政兼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李光耀回应:放马过来! 87岁的李光耀已表明,只要他还健康,又受到党委派,他将参加来届大选。 有李光耀把关,丹戎巴葛集选区自1991年成立以来,每次大选都是无人挑战而让人民行动党轻松得胜。 不过,工人党、国民团结党和民主党最近频频前去那里活动,最近成立的革新党也有意竞选这个集选区。 李光耀答覆《海峡时报》电邮访问时说,他欢迎反对党到丹戎巴葛集选区竞选,不过,“他们可能难以找到可借题发挥的课题来争取选票”。 “这里没有迫切的政治课题可让反对党发挥,居民都相当开心。” 李光耀表示,这个选区已从当年的贫苦工人阶级住宅区,转变为中高收入的组屋邻里。 来源:http://www.chinapress.com.my Read More →

行不通的公共组屋政策
尽管组屋价格还是需要以30年房贷才能让国人买得起,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还是坚持政府组屋还是“负担得起”。但他最近还提起几个有意思的观点。 在这些观点当中,他似乎刻意的把之前所说的“卖屋养老”的话给收回了。他说许多人也许不必卖屋降级来维持退休生活。 我之前已经在我党报悉数这“卖屋养老”计划根本行不通,更非是一个可持续的选择。 我现在就解释为什么这高屋价政策在“资产提升”的掩护下成为行动党的蓄意执行的政策方针。 以高房价解决人口老化问题 自1980年代初起,行动党就意识到它在70年代执行的“两个就够了”政策是大错特错,而这政策将促使人口史无前例的迅速老化。在做了人口统计规划预算后,执政党便发觉公积金政策可能无法持续的给老化的人口提供足够的退休资金。 为公积金户口提供稳定回报作为国人的养老金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有能力工作的人越来越少而向公积金提钱的退休人士越来越多的话,这情况会促使公积金局造成现金周转的压力。这问题将随着时间而逐渐严重。 维持高屋价的“好主意”就是为了解决人口老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而构思出来的。以下是这计划的详细的论述: 1)如果新加坡人在公积金户头里有较少的储蓄的话,政府就无需承担太大的利息负担。也就是说,政府就可把资助人口老化的养老金的责任推卸掉。 2)但是将来老人的生活由谁来担当呢?30年的房贷肯定会逼使多数新加坡人卖屋养老的!只要让政府组屋价格持续上升,这一些未来的退休人士就可在高屋价的环境中卖屋“提取退休金”!这不就解决了他们养老金的问题了吗! 卖屋养老计划的影响和冲击 这过于简单的想法将会有几个影响。所有的现象都对新加坡人不利,反而对政府有利。 1)政府可从以高屋价把政府组屋卖给公民中得利。与此同时政府也无需拿出任何钱给以任何津贴。 2)首要调整就是提高地价。建屋局会在账目上承担赤字,因为它必须向土地局(两个部门同样隶属于国家发展局)以市价买地。我们必须认清土地局因运用土地征用法令强行以超低价收了私地而成了最大地主,拥有垄断权来制定地价。 3)所有卖地所得都直接进入储备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储备金会自1980年起迅速增长。 4)政府减少了在公积金给以的利息反而从借给组屋买者的贷款中赚取利息。这也意味着新加坡人不只要承担高屋价的负担,除此之外还要承担房贷的利息。 5)如果这计划要能持续下去,房价就必须随时间大幅度飙升。要不然,整个的制度就会垮了。 影响 很明显的政府是这计划的既得利益者。它推卸了为老化人口提供资金的责任。它基本上把这责任以高屋价政策转嫁给下一代。与此同时,它却从中得利而把这利益转入储备金里头,使执政党看来能干。除此之外,它还从房屋借贷利息里获利。 政府的获利就是人民的失利。建屋发展局是新组屋市场的唯一供应者而它也是从房屋借贷中收取利息。 这政策将对这一代以高价买组屋和往后世世代代的新加坡人。这一代以30年房贷买屋子的人将会被逼卖屋养老。下一代的新加坡人就必须承担更高的屋价,因为这是政策方向以便这一代人可以筹足养老金! 行不通的政策 从长远看来,这计划根本是无法持续下去的。原因显而易见。如果要保住那一些新加坡人放进房子的钱的购买力的话,他们房子未来的价钱就必须要盖过利息和30年里的通货膨胀。 但是工人的工资通常只能以通货膨胀的速度增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二十年间已经面对工资的增长大幅度落后于政府组屋价钱的增长率的情况。 资料源自...

从马宝山的组屋亏本论说起
作者:直言 新加坡政府有限公司又不是什么绝代商业奇才,只不过是依权套钱,靠着垄断土地的卑劣手法赚钱罢了。我有一个譬喻,就是不能够把新加坡政府看成是一个政府,那么所有的诡异诙谐的现象就会有了很好的解释。新加坡政府既然不是政府,那么政府的想法,就只有从私人企业的惯性思维去理解。 所以,以行业行销手段来说,用发展国家需要作为藉口,以超极低廉、甚至可以说是剥削的手段,取得私人地主的土地之后,新加坡政府几乎可以说是掌握着所有国家土地的资源。因此,就因为掌控土地资源,在完全没有竞争者的垄断情况之下,让政府可以左右市价,在最利好的时期将土地售卖给私人发展商从而取得巨大的利润。在这一部分,盈利是空前的,本来是对国家有利。然而,必须质疑的地方,就是政府将赚取土地利益的行为当成业绩来高薪养廉,这才是不道德的。 这点,本来也是见仁见智,毕竟还能够覆盖在‘廉’这一个道德牌坊下操作。真正的问题是,政府把拨给建屋局作为建设组屋的土地都以市价计算,这么一来,建屋局的建屋成本,自然和私人发展商没有差别。但是,政府组屋的品质毕竟比私人公寓差劲,成本当然就会稍低。然而,政府却避此不谈,反而以私人组屋售价作为比较,制定组屋售价,而且还是市价。也就是说,就连私人发展商的盈利也包挂起来一起计算。那么,在这种无厘头的计算方法掩盖之下,当然跑出政府津贴4、5万元,建...
|
|
|
|
- Papa PARDON Son Democracy SRFR on A Blunder at the Ballot Box – Is the Government Out of Touch?
- PAP mandate strong on Chaos in China as extreme storm destroys homes and cars
- GRC IS NO MERITOCRACY on A Blunder at the Ballot Box – Is the Government Out of Touch?
- Big Money talk$ on We see it not by their words but by their actions
- One Vote One Voice on I’m No One Important — But I C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