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加坡文献馆23/05/2010
李学数的《参加大学的服务贡献中餐》有这么一段文字:‘轮到我时负责人唸我提供威廉艾倫德隆古尔(Will Allen Dromgoole) 写的《造桥者》的诗歌:
在一个寒冷阴沉的夜晚,
一个老人走在孤独的路上,不久来到一个巨大、深厚的裂口,裂口下流着迟缓的水流。
他在微暗中走过去,
但是,当他安全到达彼岸时,
他回头在那里造了一座桥樑。
旁边一个旅人说:“老人家,
你是在浪费你的力气和精神,
因为这天结束时,你的旅程亦将结束,
你绝不会再经过这里,
而你已渡过这个巨大、深厚的裂口,
你却还要造一座桥,这是为了什么?”
造桥的老人抬起他那灰白的头,
说:“这位朋友,在我来的这条路上,
有个少年跟在我后面,
他必定也会来到这裂口旁。
这个地方对我是没构成烦恼,
但对那位少年却可能是个圈套。
因为他也必须在微暗中渡过这裂口,
我这座桥是为他而造的,这位朋友!”
我的感言简単:感谢圣荷西州立大学提供我机会从事教学和研究,我是为年青一代造桥的人,如果有来生我仍愿意从事教育的工作’。
在李学数的另一篇短文《我们都是造桥的人》:‘有河,于是就应该有桥,于是就有造桥的人。我们现在生存和生活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和成果,都是有许多人在我们的前面铺路造桥。当我们要走完人生道路,不应该忘记还有后来人,我们应该给他们造路建桥’。
诚然,造桥者都是一群社会文化的先行者,他们在利他主义下铺路造桥为另一群后来者的人文利益做出无私的贡献。世界文明之所以会与时俱进的向前发展就是因为在人类社会里有着这么样的一群造桥者在默默耕耘。
然而,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往一个方向延伸,其间也必然会有来自外在因素的干扰,从而改变文明发展方向或者甚至于文化的灭亡。比如,大自然的天气变化就会导至一个文明的消失。舍此之外,人为因素亦是文化灭亡的主要导因。比如,当一个文化被另一个文化侵犯,那么,被侵犯的弱势文化就会走向变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