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显龙谈尊重法律与民主制度
来源: 联合早报17/04/2010 16年前一名美国青年因在新加坡公共场所涂鸦而被判鞭刑的陈年往事,美国人至今还是念念不忘。庞塞(按:芝加哥电视台WTTW第11频道访谈节目“芝加哥今夜”(Chicago Tonight)之主持人)也向李总理提起这件事。 李总理答说:“那是迈克菲。他确实涂鸦了很多地方,还喷漆和破坏汽车。他做了很多坏事。” 迈克菲在1994年因涂鸦而被判坐牢四个月及四下鞭刑。他出狱后立刻回返美国,却在当地屡屡犯法,包括嗜毒和鲁莽驾驶。 询及是否认为新加坡的法律过于苛刻时,李总理重申新加坡的一贯立场,即我国的法律是按本国的国情制定,优先考量的是维护多数人的安全和利益,对违法的本地和外地人一视同仁,不能只惩罚本地人而纵容外地人。 与此同时,他表明新加坡也不在乎外国人怎么评价我国的民主制度。 当庞赛提到新加坡被一些外国媒体或研究机构评为“局部开放”或“是个民主及独裁的混合体”时,李总理指出我国政府是个民选政府,获得人民授权治理国家。 “新加坡必须走自己的路。我们不是美国,甚至连芝加哥都不是美国。芝加哥市长戴利连任了21年,你有没有问过他同样的问题?” 对此,庞赛指出戴利的父亲也当过芝加哥市长。 李总理星期四也会见了戴利。 来源: ...

公平社会是不实际的政治目标
作者:《新加坡文献馆》17/04/2010 ‘新加坡《信约》呼吁全民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新加坡宪法的制定与执行都围绕这个目标服务’;这一说法并不正确,不可当真,因为新加坡的建国政治目的并非在追求一个公正平等的国家。 2009年8月19日的国会辩论上,李光耀明确表示公民《信约》的原则与精神并非绝对可以实现的境界;公平社会是不实际的政治目标,仅是新加坡在建国历程中必须长期努力去追求的一种抱负。 李光耀说:“我们明确地在宪法中列明政府有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的义务。因为平等原则并非现实,也是不实际的。如果我们完全遵照这一原则行事,将造成严重而且无可挽回的损害。所以,这只能是我们的抱负”。 新加坡《信约》塑造了新加坡意识: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然而新加坡宪法却是,诚如李光耀所言:政府有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的义务。显而易见,宪法并没有为这个‘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目标服务。 李光耀也认为:“信约是什么...
|
|
|
|
- Dungustan on Chaos in China as extreme storm destroys homes and cars
- Hilarious on Chaos in China as extreme storm destroys homes and cars
- Kopi Money on Singaporeans going to the polls on 3rd May 2025
-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on Is a Parliament full of PAP MPs really better for Singaporeans?
- VOV on A Blunder at the Ballot Box – Is the Government Out of Touch?
|